百年宜蘭線.轉動新世紀–113宜蘭線鐵道全線通車百年紀念展 宜蘭線鐵道(八堵蘇澳間)於1924年12月1日全線通車,作為進出宜蘭的主要交通方式,承載民眾的生活記憶,並帶動沿線鄉鎮邁向新里程。 於今屆滿百週年,透過展覽,讓民眾瞭解鐵路興建的過程及通車帶來的變化,為宜蘭線鐵道轉進下一個百年揭開序幕。 展區介紹: 宜蘭線鐵道與創建 鐵道是日本時代臺灣最重要的現代交通工具,讓人與貨物可以快速移動,改變人們的時空概念。 本展區呈現宜蘭線鐵道的興建緣由、歷程、工程成就與鐵道設施特色。 宜蘭線鐵道與常民生活 在國道五號通車前,宜蘭線鐵道影響了沿線鄉鎮民眾的生活與產業發展。 本展區呈現宜蘭線鐵道開通後,在鐵道車站、月台經常可見的生活場景與產業風情,或是具時代性的鐵道休閒印象。 宜蘭線鐵道與地方觀光 鐵道是日本時代推動觀光產業最重要的交通設施。 宜蘭線鐵道沿線風景壯麗,通車之後也帶動沿線城鎮的觀光發展。 本展區呈現日本時代鐵道部出版之旅行指南書《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看看百年前的人搭火車去哪些地方旅行。 宜蘭線鐵道與藝術表現 宜蘭線鐵道沿線空間變化豐富,河谷、平原、大洋兼備,成為許多藝術創作者的靈感來源或故事場景。 本展區呈現日本時代迄今,與宜蘭線鐵道相關且較具代表性之藝術表現。
繁星璀璨—跨.時空的宜美對話 蘭陽平原獨特的人文與地理環境背景孕育了許許多多優秀的藝術家,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從清代、日治時期開始,宜蘭美術就有著卓越的表現,涵蓋了不同的視覺藝術類型,交織出多元的文化容顏。 如今,「宜蘭」不僅只是個行政區域的範圍,它也是臺灣重要的藝術地景,擁有美學屬性的地理意涵。 宜蘭的藝術脈絡,有其獨特性與地方傳承,展出藝術家:周福番(1932-)、魏得璇(1945-)、賴麗雲(1947-)、林金鐘(1955-)、賴哲祥(1961-)、盧紹華(1964-)、簡信斌(1969-)、張俊雄(1973-)、林義隆(1987-)、簡翊洪(1988-)、林書瑜(1988-)、楊士霆(1989-),各世代之間,有的有師承關係,有的是無形的影響,有的是學院背景,有的則是自學出身。 他們當中許多人從事藝術教育,或於美術團體承擔重責,對在地藝文的推動與人才培育,付出了極大的心力,卻也不忘創作本位,持續精進;有人出外發展,專職創作,為宜蘭美術開疆闢土,爭取榮耀;也有人退休之後,全心投入創作,揮灑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展以地方為主體,內容計有水彩、水墨、油畫(壓克力)、雕塑、版畫及新媒體,時間跨度達半世紀,呈現出宜蘭美術的開闊視野。 除了可觀看到不同媒材的相互激盪外,也可觀看到同一媒材隨著時代演變,藝術家探索風格、技法與觀念的多重面向。
「快樂學歷史」常設展 「快樂學歷史」旨在向大眾傳達每個人都能成為歷史學家的理念。 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故事可分享,同時也能探索並分享他人的故事。 然而,發現和講述故事需要一些敏銳度和技巧,而展覽則是指引您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指南。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歷史變得更親近,消除人們對於學習和死記硬背的壓力,讓學習歷史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因此,我們鼓勵每個人發掘、分享和欣賞歷史故事的魅力,並提供相關技能和知識以讓每個人都能參與歷史的傳承。
「宜蘭設治兩百年」常設展 宜蘭設治紀念館建於日治初年,原為近百年來歷任地方首長官邸,為一棟和洋式混合建築,擁有恬靜優雅的日式庭園景觀;自1997年修復以來,即成為本縣歷史建築再生的重要典範,也是兼具人文與休閒的好去處。 館內展覽主要說明宜蘭自清代以來設官治理之過程,故名為設治紀念館,內容涵蓋清朝、日治與戰後迄今宜蘭縣政發展概要。
中興57影展-宜蘭與世界:《山椒魚來了》 《山椒魚來了》 麥覺明|台灣|2023|紀錄|105min|普遍級 電影鏡頭走入臺灣山林,歷時17年用文字和影像記錄長年奔闖在山之巔、水之湄的臺灣山林真英雄~山椒魚研究人員。 多年來,他們在高山溪源重複著深蹲、翻石的動作,為全世界只有臺灣才看得到的珍稀特有種,尋找生存密碼,甚至,將生命永遠的停留在高山上。 導演 麥覺明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負責人、《MIT台灣誌》製作人/主持人,累積多部節目與影片的紀錄和拍攝工作,並多次榮獲金鐘獎肯定。 紀錄片作品有電影《黑熊來了》、《山椒魚來了》 ★2023台北電影節 入圍最佳紀錄片、觀眾票選獎 活動來源:連結
中興57影展-宜蘭與世界:《登入無盡島》 《登入無盡島》 艾齊.巴比耶、吉廉.寇斯、康坦.雷古許|法國|2023|紀錄|98 min|普遍級 登入這款線上遊戲,一座新大陸任玩家探索,畫面由遊戲引擎生成,栩栩如生又陌生。 有人享受殺戮,有人建立社群,在疫情時另類群聚,有人無視遊戲初衷,悠哉欣賞現實不存在的獨特美景。 拍攝團隊以此世界為田野,沉浸963小時,接觸與觀察不同「居民」,探問何為真,在虛擬現實中看見真實。 導演 艾齊.巴比耶 1993年生於法國西南城市土魯斯,現居馬賽,為作家、電影工作者、音樂人。 2012年執導多部親自配樂的短片與動畫。 在蒙彼里埃美術學院就讀期間,主修繪畫與影片製作,並且結識創作夥伴吉廉.寇斯與康坦.雷古許。 導演 吉廉.寇斯 1993年生於法國南部。 2012年赴蒙彼里埃美術學院就讀,以介於電影、展演與當代藝術之間的投影裝置形式來發展作品,探討影像與聲音的關聯。 他也著迷於崩潰學(collapsology),喜歡錄下自然與氣象現象,邀請觀眾坐在影像裝置內觀看。
2024 愛在聖誕 愛在宜蘭—聖誕燈飾裝置藝術 今年以宜蘭在地特色景點為主題,打造「宜蘭耶誕城」,約9公尺高的聖誕樹結合宜蘭溫泉意象,散發溫暖光芒;8公尺聖誕老人與近6公尺薑餅人充滿活潑氣氛;垂掛在樹梢的燈飾好像閃亮亮的雨瀑,浪漫極了。 高約9米的耶誕樹結合宜蘭12鄉鎮門牌特殊設計,象徵縣議會全縣最高民意殿堂,廣納民意;議會大樓牆面採用花磚燈飾,圖騰有縣徽、大白斑蝶、國蘭及百年磚窯等在地特色,地面投影宜蘭特有植物珠仔花煙火。 每晚整點還有音樂燈光秀。 音樂燈光秀17:00、18:00、19:00、20: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