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

海與陸地的交界、波濤與山脈的共存,展現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間的互動與融合。南迴沿海的自然景觀除了廣納了山海自然,也展示了人類、海洋與大地之間深刻的相互依賴;更強調人與土地、生命之間的緊密聯繫,表達出一種永恆的共生關係,簡單而富有力量,並帶有對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Hamaleng》
作者|Andrew Ananda Voogel、Josh Campbell
地點|南迴公路大鳥段路旁

《新天使》
作者|林純用
地點|9420尚武濱海休憩區海灘上

《第一道曙光》
作者|賴純純
地點|大武鄉大武南濱休憩區

《微光懸亭》
作者|陳宣誠
地點|大溪國⼩公車亭

《成為山的形狀》
作者|Pasulange Druluan 安君實
地點|正興衛生站前方

《共棲之所》
作者|Rumen Mihov Dimitrov
地點|大武鄉台9線420K處

在這個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 邀請你一起聆聽屬於月亮與分享的故事, 翻開繪本,透過華文與台文的雙語敘述, 認識我們土地上孕育的臺灣繪本創作者—— 寫下、畫下,我們自己在地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翻開繪本,閱讀臺灣本土的故事!

活動來源:連結

場次一  「在遺址遇見考古生活節:以臺灣與韓國為例」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每年舉辦的「考古生活節」為國內最盛大的考古盛會,活動概念來自亞洲最老牌的考古節慶─韓國「漣川舊石器節」。
執行單位「全谷史前博物館」也在2019年與十三行博物館締結姊妹館。
本場演講帶大家從淡水河口一路玩到京畿道漢灘江邊,感受台韓兩地史前文化慶典的魅力。
   場次二  「史前文化活動的各種可能:談十三行博物館臺語主題活動與行動博物館」 「阮毋是kan-ta欲教台語,阮是欲用台語來學考古智識!」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台語融入考古活動。
參與者在走讀、闖關甚至夜宿博物館的過程,都能沉浸在全台語的環境,體驗「用母語學萬項代」的美妙感受。
今年館方開始更積極與學校合作培訓台語考古種子教師,促進本土語言教學更加多元。

🌊 🪁2025臺東成功鎮《遨遊成功‧誰與箏風》大鯨旗大成功🪁🌊
一年一度的成功風箏節來囉~今年以「大鯨旗.大成功」為主題擴大成兩日
👉連假還沒想好去哪嗎?快來最美的東海岸
一起感受海天一線的壯闊,讓滿天風箏繽紛你的假日吧

📅活動時間:9/28主活動日(10:00-16:00) 
📍活動地點:成功鎮海濱公園
活動內容:(9/28日限定)
🛍️ 特色市集|30攤特色店家,超好逛超滿足
🎶 音樂活動展演|跟著音樂一起搖擺x小朋友最愛的英雄角色帶動跳 
🪁  彩繪風箏DIY|免費創作自己的專屬風箏,一起來成功天空「簽到」
🎨 文化體驗系列活動|在地故事+手作體驗,觸摸傳統與創新
💰 加碼好康
9/28主活動當天,前200名入場的朋友參加指定活動即可獲得【100元消費券】🎫 數量有限,動作要快!
✨ 無論你是大人小孩、情侶家庭,臺東的天空準備好成為你的畫布了✨
#成功鎮公所 #大鯨旗大成功 #海濱公園 #風箏節 #成功

匯聚來自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等三位國際藝術家,7月至8月間陸續抵達臺東駐村創作,同時也送臺東三位優秀藝術家前往海外交流,開啟跨越國界的藝術旅程,讓臺東工藝在世界舞台綻放。

今年吸引近70位國際藝術家申請來臺東駐村創作,獲選的工藝創作者分別為日本陶工藝家山下正行(Masayuki Yamashita)、馬來西亞編織工藝家陳芷儀(Ireen Tan Cheew Yee)、及來自百慕達的織品設計藝術家喬丹凱瑞(Jordan Carey)等3位,分別在哈匿藝術工作室(山下正行)、糸糸績地工作室(陳芷儀)及Mitoliken a Loma編織之屋(喬登),進行45天的駐地創作與交流。

✦✦駐村心得分享會✦✦👉報名連結
Ireen × 糸糸績地工作室
日期|9月5日㊄
時間|14:00-16:00

🔥即刻報名 👉 https://www.focusline.com.tw/251025FM
🏃‍♂️🏃‍♀️【2025縫迴山海祭路跑】10/24–10/25 全面開跑
⛰️ 山海作伴,跑出最震撼的感動!
💥 熱血賽事亮點:
✅ 選手之夜—為你點燃賽前熱情
✅ 縫迴山海祭路跑—專屬跑者的榮耀挑戰
✅ 音樂市集—跑後享受最Chill的放鬆時光
🌊 山的氣勢、海的奔放,等你來親身感受!
💡 名額有限,現在就衝刺報名!
📍活動地點: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旅客服務中心
📅 日期:2025/10/24 (五)~10/25 (六)

📣 114年度關山鯊魚公園逐夢基地市集活動
🎉 教師節快樂 × 親子闖關 × 在地市集 × 舞台表演  🎉
🐟 海洋像素冒險・逐夢歡樂登場!
🦈🎈闖關任務 × 精彩表演 × 青年創意市集,一次滿足!
📍 活動資訊
• 日期:114年9月27日(六)-9月28日(日)
• 時間:16:00–21:00
• 地點:關山鎮兒童公園(和平路 × 信義路口)
🎤 舞台表演卡司
✨ 小丑爸爸(互動演出)
✨ 大慶(Amis彈唱歌手)
✨ 鐵花路隊長(經典金曲&星空導覽跨界表演)
✨ 小海(花東在地歌聲)
✨ 高道宇&鍾牧笛(音樂分享)
✨ 曾健裕(三線琴演奏,沖繩音樂推廣者)
✨ 舞踏老師金花(親子故事互動)
🐠 闖關任務大集合
🔹 互動任務:小丑魚、美人魚、海城堡寶藏等,解任務得代幣!
🔹 市集任務:購物滿額、套圈圈、特色農產品,加碼領代幣!
🔹 打卡任務:現場拍照打卡上傳,再拿代幣!
🎁 代幣兌換玩法:
• 代幣每3枚可扭蛋一次 🎲
• 動物樂高積木等豐富獎品等你抽!
🛍️ 海洋市集特色攤位
• 在地青農 🌾
• 手作品牌 ✨
• 創意餐飲 🍴
• 青年創業團隊 💡
📚 感謝有您,師恩難忘

海與陸地的交界、波濤與山脈的共存,展現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間的互動與融合。南迴沿海的自然景觀除了廣納了山海自然,也展示了人類、海洋與大地之間深刻的相互依賴;更強調人與土地、生命之間的緊密聯繫,表達出一種永恆的共生關係,簡單而富有力量,並帶有對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歷年南迴藝術作品

在森林---蘇敏(蘇光媛)創作展,展期自9月5日起至9月28日止,於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舉行。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的蘇敏(蘇光媛),在藝專就學時期師承羅振賢教授,啟蒙於傳統山水畫;引導她體會人文畫的豐富層次與情感深度為周澄教授。
隨著藝專改制,接觸到西方現代美術史,在震撼之餘,也激發深刻反思:「創作是什麼?我與水墨的關係是什麼?」     展者用十六年的時間,在墨與線條之間不斷自我探問與檢視,嘗試有機的造型語彙,並以抽象手法轉化宋代巨碑式構圖的厚重感,融入精神性的表現,表達她對自然的敬畏與如宗教般的情感,畫面常與生活中所見的樹木交融,傳遞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熱愛。
    在《在.森林》系列中,選擇以較長的畫幅,呈現如林中漫步般的感受。
熱愛卷軸展開時的閱讀性與敘事感,畫中充滿故事與驚喜,是探索時間與空間之美的創作形式。
此次展覽,以水墨為創作媒材,描繪日常生活的真實場景。
居住於南投山上十五年,與自然相處的點滴-----荔枝森林的四季榮枯、生機與寂靜-----都成為作品的靈感來源。
摯愛的毛小孩離世後也安葬在樹林中,讓這片森林猶如一本徐徐展開的日記,記錄著生命的流動與回憶的痕跡。

114年「翰逸鴻驚」花蓮縣書法學會、臺東縣書畫教育學會、宜蘭縣書法學會,會員聯展,開幕式9月7日下午2時於臺東生活美學館主展覽室舉行,展期自9月5日起至9月28日止。
    花蓮縣書法學會前身為中國書法學會花蓮支會,於民國56年6月11日成立,該會係以書法傳承為宗旨,歷年來推廣我國文粹不遺餘力:協助推展書法教育、評鑑書法作品、舉辦書法展覽、鼓勵青少年練習書法,以發揚中華文化,激發愛國情操,拓展國際書法藝術文化交流為宗旨。
  臺東縣書畫教育學會前身為《臺東縣書法教育學會》,成立於民國97年,當時身為臺東女婿的著名書法篆刻家簡英智老師為提升臺東縣書法創作風氣,號召了當地喜好藝文及教育界人士一同籌備,在臺東大學林永發教授的推動之下成立,由中醫師邱弘義先生榮任首屆理事長,於101年8月經過會員大會通過更名,是為現在的《臺東縣書畫教育學會》,並承襲前任理事長遺志及學會成立宗旨。
    宜蘭縣書法學會由陳玨霖老師於民國78年創會,後由李耀麟老師、江阿碧女士、張猶輝先生、陳耀德先生、張錫華先生、張俊雄華先生相繼接任理事長。
宜蘭縣書法學會多年來的努力,讓書法藝術在宜蘭縣的土地上持續蓬勃發展,書法聯展在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共同為書法藝術德發展與傳承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