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展出作品分為藝術創作類、數位設計類、插畫繪本類及立體媒材類四大類別。
同學們將這四年在大學期間感受到的人文和情感化作創作源頭,來呈現出每個人內心中不同的美。
每位同學經過不斷的磨練、增進以及對自我的探索,找出自己在創作的本質和專長,展現出每個人的獨特性。

本次畢業巡展中預計展出百餘件畢業生作品,媒材與風格各異其趣,展出作品包含繪畫、攝影、插畫繪本、立體雕塑和裝置、設計等,多位年輕創作者通過多元自由的創作形式,展現各自獨特的思想理念。

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本名江育達)是彰化田中人,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2007年在樂生療養院表演時結識楊儒門,為其感動因而創團。

6月21日玉里藝文中心的「疼惜,故鄉」專場講唱會以音樂連結台語文化與土地記憶,農村武裝青年用歌聲記錄農村脈動,傳遞土地的真摯情感,主題從抗爭現場到故鄉回憶,唱出台語的溫度與力量。

獎項:
2008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佳作
2009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樂團錄音出版補助
2014年【幸福在哪裡】榮獲文化部金音創作獎最佳樂團、最佳搖滾專輯、最佳民謠單曲
提名
2014年〈失去記憶的城市〉榮獲文化部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單曲
2018年榮獲第29屆金曲獎年度專輯獎與最佳台語專輯獎提名
2024年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 入圍音樂:
《還我土地》
《白海豚之歌EP》
《幸福在哪裡?》
《根》
《予你的歌》

湯姆·索耶學習木雕至今已經四年多,以每月一到兩件作品的步調持續累積,在木雕創作的世界裡玩得不亦樂乎。
這次受邀於花蓮港山林事業所展出,對藝術家而言,不僅是一場創作的分享,也是一次與花蓮重逢的旅程。
樸拙、充滿童心喜悅的造型裡,交織著對土地的回憶與生活滋味。

另外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藝術家也以#廢棄朽木為材,保留木頭的時間痕跡與蛀蝕紋理,重新雕塑為獨特的創作。
邀請大家走進山林事業所——這座港邊的老房子,欣賞這些來自木頭、記憶與雙手的對話。

這不僅是一場舞蹈演出,更是舞與劇的交織,透過身體語言,呈現傳統與現代女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長歷程。
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屬於自己的態度。

現代舞新星|嚴婕瑄老師
透過4/26、27系列課程帶來嶄新的舞蹈體驗!
這次演出融合了經典創作與上半年研習的現代舞、街舞技巧,
與中東舞蹈相互碰撞,在戲劇張力中展現舞蹈的多元風貌。

花蓮,一個山海交錯、雲霧繚繞的所在,即將迎來藝術家高安柏的水墨創作個展《山眠》。
展覽將於2025年5月14日至6月8日,在花蓮美術館C展廳展出,內容包含高安柏於《山尋》與《混血人》計畫中所創作的「奇拉雅山系列」、「汩汩系列」和「東谷沙飛」等水墨作品,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在紙張與自然之間展開一場感官與精神的深層對話。

《山眠》以臺灣的山林與雲霧為母題,揉合紙材的肌理與水墨的流動性,建構出一片片如夢似幻的森林記憶。
藝術家高安柏長期穿行於迷霧森林中,隨身攜帶輕薄紙張,蒐集山嶽與雲煙交錯間遺落的留白。
森林在他的作品中,從來不是完整的,而是由霧氣與枝葉交織出的碎片。
當光試圖穿透林間,那些縫隙與斷裂的邊界浮現,彷彿景色在霧中剝離、崩解—時而是光吞噬森林,時而是森林吞沒光。

他將這些自然的痕跡轉化為創作語言,融合臺灣山岳神話故事,沉潛於紙的紋理之中,讓自我滲透進山的肌理,使山的內在得以顯現在外。
畫作中的煙雲盤旋、山嶽翻覆,是一場描繪不可見事物的登山過程,也是一種自然於紙間寄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