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真實的自己;對一個表演者來說尤為重要。
而明明是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角色,明明是「假裝」,卻要求真實,這豈不是矛盾嗎?演員的身體,就是你所扮演每一個角色靈魂的「載體」,我們得先認識自己,才能透過真實的自己與角色相遇.......。

野孩子肢體劇場團長姚尚德,從肢體默劇的訓練出發,我們一起尋找身體的遊戲性、探索身體與物件的想像並尋找自己的喜劇角色。

成立於2015年的花囍樂團,是一支活躍於花蓮地區的婚禮與活動專業樂團,擅長演奏中、英、閩、粵、客語等多語系流行歌曲,並以風格多元的改編方式與現場管樂演出結合,深受各年齡層觀眾喜愛,樂團不僅活躍於婚禮、商演舞台,更與政府機關、企業單位長期合作,建立良好互動關係。

同時也致力於推廣地方性音樂活動,期望透過演出,讓優質音樂深入生活、貼近人心,成為社區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7(六)17:00 開始
第一組 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紐奧良四重奏
(演出約1小時)
第二組 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洄弦三重
(演出約1小時)
第三組 三分生劇團
(演出約20-30分鐘)
6/8(日)17:00 開始
第一組 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岡山三重奏
(演出約1小時)
第二組 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融合爵士四重奏
(演出約1小時)
第三組 三分生劇團
(演出約20-30分鐘)

5/24(六)-5/25(日)
1700開始,每組演出20-30分鐘
第一組 花蓮市明義國小藝術才能班-舞蹈班
第二組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跨劇團

撒奇萊雅族文化知識的建構與族語推廣,是當代部落發展的重要課題。
本次論壇結合了社群媒體、學術研究與語言推動三個面向,透過多元觀點激盪,探索撒奇萊雅族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實踐可能。

本論壇借鑑「嗎叻叭噹聊天啦 malepadang kita」粉專的平台特性,運用社群媒體的開放性與影響力,打造輕鬆、有深度的交流場域。
同時,結合世新大學撒奇萊雅族知識研究中心的學術資源,提供文化知識建構的理論基礎,並與撒奇萊雅族語言推動組織合作,促進族語活絡與實際應用。

透過這次論壇,我們期待在撒奇萊雅族的文化、語言、社會議題之間,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讓青年、學者、語言推動者與社群大眾,共同參與這場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對話。

展出作品分為藝術創作類、數位設計類、插畫繪本類及立體媒材類四大類別。
同學們將這四年在大學期間感受到的人文和情感化作創作源頭,來呈現出每個人內心中不同的美。
每位同學經過不斷的磨練、增進以及對自我的探索,找出自己在創作的本質和專長,展現出每個人的獨特性。

本次畢業巡展中預計展出百餘件畢業生作品,媒材與風格各異其趣,展出作品包含繪畫、攝影、插畫繪本、立體雕塑和裝置、設計等,多位年輕創作者通過多元自由的創作形式,展現各自獨特的思想理念。

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本名江育達)是彰化田中人,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2007年在樂生療養院表演時結識楊儒門,為其感動因而創團。

6月21日玉里藝文中心的「疼惜,故鄉」專場講唱會以音樂連結台語文化與土地記憶,農村武裝青年用歌聲記錄農村脈動,傳遞土地的真摯情感,主題從抗爭現場到故鄉回憶,唱出台語的溫度與力量。

獎項:
2008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佳作
2009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樂團錄音出版補助
2014年【幸福在哪裡】榮獲文化部金音創作獎最佳樂團、最佳搖滾專輯、最佳民謠單曲
提名
2014年〈失去記憶的城市〉榮獲文化部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單曲
2018年榮獲第29屆金曲獎年度專輯獎與最佳台語專輯獎提名
2024年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 入圍音樂:
《還我土地》
《白海豚之歌EP》
《幸福在哪裡?》
《根》
《予你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