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

想徜徉在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物中嗎?
噹~噹~噹~化龍一村「化龍點睛曉學堂」開課了!
文化局規劃「藝文」、「閱讀」、「戲曲」三類課程,邀請大家前來悠遊、品讀這百年歷史場域。

【閱讀.曉學堂】由醜小鴨故事劇團講述精采有趣的繪本故事,歡迎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同參加,共渡悠閒的假日時光。

傳藝工坊位於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內,是一小型的傳統工藝聚落及推廣平臺,設有6個工藝項目的專屬工作室、教育推廣區及作品展示區。
每日有工藝師在此駐園創作、分享交流,民眾可近距離觀賞、體驗工藝製程與內涵,感受臺灣傳統工藝之美。

今年有6項工種、12位工藝師在傳藝工坊駐園創作及現場示範解說,並安排有傳統工藝教育推廣活動,歡迎民眾來工坊參觀體驗!

駐園工種及工藝師
■漆工藝:王清源(師承重要傳統工藝—漆工藝保存者 王清霜)
■粧佛:陳宗蔚(師承重要傳統工藝—粧佛保存者 施至輝)
■錫工藝:李瑋、楊蕙如(師承重要傳統工藝—錫工藝保存者 陳萬能)
■傳統木雕:吳適為、施懿紋(師承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 施鎮洋)
■竹工藝─籃胎漆器:許秋鄉、簡嘉儀(師承重要傳統工藝—籃胎漆器保存者 李榮烈)
■竹籐編:朱盈俊 、巫祈敏、黃雯琪、楊雅雪(師承重要傳統工藝—竹籐編保存者 張憲平)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為推廣嬰幼兒閱讀,準備了上百本好書,歡迎親子家庭一起來共讀~~~

113年10月1日起共規劃4場書展

展出期間另規劃說故事活動、小小愛書人闖關活動及辦理寶寶借書證送好禮等活動。

詳情請參閱文化局官網及當期展出地點粉絲專頁。

歡迎親子家庭一起來共讀~~~

台灣戲劇館暫駐場所有一場「戲源.戲緣-結頭份滾歌仔團與台灣戲劇館歌仔戲傳習班聯演活動」,特別邀請歌仔戲發源地員山鄉結頭份滾歌仔團與台灣戲劇館歌仔戲傳習班聯合演出,節目內容有本地歌仔<打七響>、<阿娘仔過渡>和改良歌仔戲<白雪與獵人>、<呂布與貂蟬>,以及戲曲與鄉土音樂演奏等。

這是今年度台灣戲劇館暫駐場所最後一檔聯演活動,不僅節目精彩,參與互動並有文創好禮致贈,就趁現在來探索歌仔戲源頭,欣賞本地歌仔與改良歌仔戲不同樣貌,好戲登場,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喔!

這是一個民眾可以近距離欣賞與體驗台灣特色戲曲文化的園地,內容包括:歌仔戲短戲表演、唱腔及身段教學。
歡迎民眾登台參與表演,參與戲劇問答和上台互動,還能獲贈小禮物喔!
〈草橋結拜〉是歌仔戲經典劇目,係出自《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戲,由國寶級藝師廖瓊枝老師傳承台灣戲劇館歌仔戲傳習班,劇情敘述山伯與英台欲赴杭州唸書,途經草橋因迷失路途相互詢問,彼此產生好感而結拜為兄弟的過程。

演出曲目:
《CABASA》Mark Ford 曲
《悄然》李博禪 曲
《捕魚歌》吳宗憲 曲
《德音》李博禪 曲
《憶江南》李博禪 曲
《梁祝》何占豪、陳鋼 曲、瞿春泉 編曲
《花漾寶島》李佳盈 曲

宜蘭縣政府油畫社「蟄居習守.藝心防疫」成果展,將於11月21日至12月9日於中興文創興創館展出,並於11月23日上午10:30舉行開幕式,歡迎各界與愛好藝文之士蒞臨指教。

宜蘭縣政府油畫社成立於民國97年,是由前副縣長余聯興擔任社長,並敦聘呂妍慧老師指導。學員除縣府員工及員工眷屬子弟外,也有縣內多位退休教師參加。雖然大家的職別不同、背景各異,但對美的追尋與對油畫的熱愛卻都有志一同。

此次成果展的主題源於過去新冠疫情的影響,迫使多數人螫居在家。面對肆虐的病毒及疫情蔓延,除了醫護專家積極研究解方,大家能做的或許是習慣並學習守候。當外在環境變幻無常,若能寄情於藝術,便能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堅定。社員們在無法外出的時光裡,將蟄居期間的觀察與體悟化為創作,從靜物的細膩描繪、日常生活的感念、親情的溫馨刻畫,到旅情的回味與山水的抒懷,皆是此次展出的精華。期望透過本展與社會大眾分享油畫社的創作點滴,讓觀者見證油畫創作之美,並感受到疫情期間人性與藝術交織的力量。

佇嘉木工作室,由兩位來自嘉義的青年創立,因對著自己生長的鄉土有著深厚的感情,看見社區有環境及生命教育的需要,分別運用森林系與社工系的專業,推廣「攀樹運動」、「戶外探索活動」,讓參與者有機會親近生態、認識樹木、了解自己,提升對於自我的認識。

師資簡介
「藝術帶入生活,生活即是藝術。
」柚子老師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擔任人文國中小油畫課社團老師,亦受邀各活動擔任美術講師,透過有趣的美術繪畫,帶領參與者觀察生活中的美,亦將藝術帶入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