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地點:950 臺東縣臺東市博物館路1號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展廳、探索館多功能教室 ) @ # 台東
本次活動從當代青年的角度,從鄒族及族人遭受白色恐怖的觀點出發,串起正義、歷史之事的探討。
1954年4月17日,是鄒族人Uongʉ e Yatauyungana高一生、湯守仁、汪清山、方義仲與泰雅族人Losin Watan林瑞昌、高澤照六位原住民族前輩菁英於台北馬場町被處決的日子。
高一生與林瑞昌生前致力於推動族人在土地上自己做主治理的想法。70年來,對於原住民族自治未竟的理想,甚至是白色恐怖對族人造成的影響,年輕一輩的我們,都還在尋覓封存記憶的撥雲路上。
第一階段跟著Pasuya在南島廳的解說,先認識鄒族kuba會所的公共事務到近代日本教育對阿里山鄒族人的影響。然後在高一生創作歌曲〈長春花〉的歌聲中,於第二階段在學儒的主持下,轉入韶昀這些年來參與拍攝杜孝生案「杜之阿里山」系列影像的田野紀錄。身為醫界菁英的杜孝生終生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這件事情對他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終其一生都在跌撞尋找自己對於家、對於鄒的牽絆。
在4月17日70周年來臨的前夕,從年輕人的午後對談,理解不同世代鄒族人如何認識自己與探尋建立對鄒的認同;也跟著活下來的人去認識當年政治受難的事實與影響,以及在70年後持續談論這些事情對當代與未來的重要性。
講者群
Pasuya e Mʉknana武逸凡│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生、原住民政治受難者服務計畫成員
鄭韶昀│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生、紀錄片〈Voyu〉共同製片
吳學儒│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學會「原住民族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與照顧計畫」總督導
林頌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
活動日期 4/14(日)14:00-17:00
活動對象 對轉型正義與人權、部落與近代發展議題有興趣的朋友
活動流程
13:50-14:00 大廳集合、報到、說明與介紹,前往南島廳
14:00-15:30 導覽:從Kuba會所到日本教育
15:30-17:00 講座:70年後,仍在認識的撥雲路上
17:00-結束
注意事項
本活動核予參與教師及公務人員研習時數3小時。
現場請自備杯子。
凡報名參加即表示同意肖像權授權予史前館及文化部於本次活動拍攝記錄使用於學術交流、教學應用、藝文推廣及計畫成果發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