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

登登登登~ #台東光祭 登場啦!

#發生什麼事 ?
2024年台東光祭將於10/26開幕,以「 #自然光域 」為題,不只邀請台日藝術家、在地藝術團隊打造結合地景的燈光藝術裝置,還有與臺東國中小學生共創的作品展出。
藝術家作品展出場域為東遊季周邊綠地、知本圳親水公園及溫勇男紀念碑公園,大自然作品落在東海岸的太麻里、加路蘭與三仙台。


#屬於台東的光有多美
來到台東,人們轉生成趨光的生物一樣,跟隨「日月星辰」追逐著各種自然光域。
元旦新年我們夜奔三仙台迎來 #第一道曙光 ,在日光浴下祈禱著光明前程的新年。
夏夜晚風我們在加路蘭公園,看著 #滿天星斗 像泡泡一樣閃爍著,幸運地許下流星落下前的願望。
秋高氣爽我們在太麻里海灣上,看著波光粼粼的 #月光海 ,沉浸在音樂與大自然和諧交織的氛圍中。


#今年光祭還有什麼好玩 ?
10/26開幕有連續兩天的食光旅人市集,整個系列活動還包含光祭導覽、四場星空電影院、文化體驗工作坊,詳細活動資訊將陸續露出,有興趣報名的民眾歡迎多多關注 台東光祭 Taitung Light Festival 粉絲團。

「留言.穿說.再創造」南島服飾裡的訊息與傳遞特展
#5件民族學典藏品首次展出
#還有近2x2公尺大件薩摩亞樹皮布

服飾該如何穿?訊息又該如何說呢?

本檔特展期待以「訊息」的角度
帶領觀眾透過本館的典藏品
認識不同服飾裡的留言
重新理解南島族群服飾的文化意涵

除了首次亮相展出的5件典藏品:
#阿美族無袖方衣和攜物袋、#布農族男子無袖長衣、#魯凱族女子連身長衣、#砂拉越珠飾、#索羅門的樹皮布

本次特展更與學校及各地原文館合作
透過學生的創意方衣與原住民青年的「潮」設計
不僅呈現南島族群服飾裡的新訊息
更展現出各單位在文化教育上的努力

服飾是每個人生活的日常
卻也是複雜的文化接觸地帶

本檔特展期許能給予觀眾不同的時尚參觀體驗
邀請大家從一針一線之間
認識南島族群服飾裡的千言萬語

/

特展資訊

⊹ 展出時間:2024/10/22(二)至2024/12/15(日),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館)

服飾是每個人生活的日常,卻也是複雜的文化接觸地帶 服飾該如何穿?訊息又該如何說呢?本檔特展期待以「訊息」的角度帶領觀眾透過本館的典藏品認識不同服飾裡的留言重新理解南島族群服飾的文化意涵。
除了首次亮相展出的數件典藏品(#阿美族無袖方衣和攜物袋、#布農族男子無袖長衣、#魯凱族女子連身長衣、#砂拉越珠飾、#索羅門的樹皮布)之外,本次特展更與學校及各地原文館合作,透過學生的創意方衣與原住民青年的「潮」設計,不僅呈現南島族群服飾裡的新訊息,更展現出各單位在文化教育上的努力。

如果時間快轉到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後,你有想過我們早上起床用的牙刷、午餐裝菜的便當盒、出門背的背包,會出現在博物館展示嗎?展場中展示的傳統物件,在過去其實是阿美族人再日常不過的生活。
這些物件對於現今的我們,存在著甚麼意義呢?
~~~~~~~~~~~~~~~~
▙展覽名稱|時光裡的日常-傳統生活器具展
▛日期|2024-08-01㊃至2025-01-31㊄
▜地點| 本館一樓(成功鎮民富路43號)
~~~~~~~~~~~~~~~~
#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
𖥦開館時間
週㊁⇀週㊐ 𝟬𝟴:𝟬𝟬-𝟭𝟳:𝟬𝟬(𝟭𝟮:𝟬𝟬-𝟭𝟯:𝟬𝟬休息時間)
𖥦本館服務
𝟭𝗙|尋人啟事:「嘎照」你在哪裡 !:搭配手冊暫不提供導覽服務
.ᐟ.ᐟ手冊及展版文字無標示注音,閱讀較為困難之年齡層(12歲以下)除外 .ᐟ.ᐟ
𝟭𝗙|時光裡的日常–傳統生活器具展:導覽服務,總計𝟏𝟎分鐘。

𝟮𝗙|暫不開放參觀。

手作體驗|暫停中。

空間借用|請聯絡089-851004#21承辦人。

▙預約各項服務請致電089-854653▞
#時光裡的日常#傳統生活器具展

不好意思!請問你有看到嘎照嗎!
真是傷腦筋,malikoda快到了,但是嘎照把他的筆記本忘在這裡了,這樣他怎麼準備呢?
裡面記載著嘎照所學習到的傳統地名、歷史文化、飲食文化、祭儀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筆記本!
可以麻煩你找到嘎照,幫我把筆記本還給他嗎~所有的線索都藏在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快來闖關跟我們一起找到嘎照!
————————✎ ̼
⬬展覽名稱
尋人啟事:「嘎照」你在哪裡 !___成功在地生活特展
⬬展覽時間
113年05月7日㊁➠114年01月31日㊄
⬬展覽地點
本館一樓常設展區(成功鎮民富路43號)
⬬預約導覽
請來電☎089-854653
————————✎ ̼
#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
𖥦開館時間
週㊁⇀週㊐ 𝟬𝟴:𝟬𝟬-𝟭𝟳:𝟬𝟬(𝟭𝟮:𝟬𝟬-𝟭𝟯:𝟬𝟬休息時間)
𖥦本館服務
𝟭𝗙|尋人啟事:「嘎照」你在哪裡 !:搭配手冊暫不提供導覽服務
.ᐟ‪‪.ᐟ手冊及展版文字無標示注音,閱讀較為困難之年齡層(12歲以下)除外 .ᐟ‪‪.ᐟ
𝟮𝗙|暫不開放參觀。

手作體驗|暫停中。

空間借用|請聯絡089-851004#21承辦人。

迎賓日期 113-08-31
卑南族最盛大的部落活動為「年祭」,是舊年尾、新年頭之間的活動,是包含「猴祭」、「大獵祭」等各項活動的總稱,前後為期將近三週的時間,屬於卑南族最盛大的祭典活動。
年祭中的猴祭是訓練少年膽識的活動,大獵祭則具有野外求生、部落出草的意義,也代表青年已擁有可以守護家園的能力。

排灣族的收穫祭可分為收穫前祭和收穫後祭兩種,前者是正式收穫前,祈求豐收的禱祝,後者則是完全收割完畢後所舉行的祭典。
收穫祭前需要製作綁小米的繩子,各家戶製作麻線,準備作為收割後綁小米之用。
小米收成後,需待巫婆統一拜祭造物主後,才可開始搬運小米回家,但仍不准食用新收的小米,隔天開始舉行收穫祭。

收穫祭的高潮,是家家戶戶會按籌備會議時之規定繳交釀酒與小米,通常是酒一罈,小米是自家收成的十分之一,頭目會將徵收來的小米作妥善分配,除了在祭司、巫師和頭目之間分配外,一部分也會分給較貧困的人,讓大家共享豐收的喜悅。

活動來源:連結

「工藝辦桌•文化饗宴」前進臺東   113年12月14日(星期六)邀您品賞工藝之美 免費入席,歡迎預約報名,額滿為止 活動時間:2024/12/14(星期六),上午11:10~12:30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活動地點: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 禮堂 票價說明:免費 為配合【工藝七十】重大亮點活動「2024-2025年工藝遶境展」,工藝中心分別於南投、臺北、彰化、臺東、臺南、新竹等六大巡迴站點,規劃「工藝辦桌•文化饗宴」推廣活動,第4站即將於2024/12/14(星期六),上午11:10~12:30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登場,希望能持續將工藝桌長與民眾共同參與的幸福感,傳遞給全臺各地區喜歡工藝的朋友們,也讓工藝師與消費者近距離互動,讓民眾在享受兼具美學與活工藝的文化饗宴中,體現工藝師之風格及作品特色的價值,於潛移默化中以行動支持並創造工藝產業的活絡產值。

「台東.藍調」黃新明藍曬攝影個展,開幕式訂於11月9日下午14時假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舉行,展出日期自11月7日起至11月28日止。

黃新明是土生土長的台東人,拍人文紀實攝影近20年,使用相機在街頭巷尾捕捉忠實影像,以黑白照片呈現畫面的感受為主;並受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影響,以決定性的瞬間為攝影風格,強調以『人』為中心,傳達人的行為、情緒及情感,呈現人與環境的自然狀態,希望能為台東留下人文影像作為使命。

回歸到攝影最初的本質—「單純的記錄周遭一切」,藉由紀實攝影來拍攝台東鄉土的人文影像,發掘屬於台東的人文之美,作為紀錄台東人文影像工作者,一步一腳印在自己的鄉土發覺心動的影像,使得這片土地有更多更豐富的故事,並記錄下一片片精彩感動人心的照片。

以「綻放台東藍」做為發想,台東後山的好山、好水、好天氣,造就獨一無二的翠藍、湛藍及天空藍,故媒材形式以氰版顯影(藍曬圖)創作方式呈現,其作品內容涵蓋台東的人文紀實、街景、建築、風光、景物及超現實影像,走進展場細細品味藍曬圖與心裡交織出的「台東藍」。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廣告

啟後光前—臺灣甲子書會四十周年書法展,開幕式11月10日上午10時於臺東生活美學館主展覽室舉行,展期自11月7日起至11月28日止。

臺灣甲子書會成立於1984年,由李郁周先生指導,目前聘五位書壇前輩為顧問,會員遍布全臺,多人具博碩士學歷,也有數人於各大學院校執教書法課程,實力堅強。
除國內聯展外,也常與大陸、日本書會團體交流,舉辦聯展。

今值書會成立四十周年,特舉辦高雄臺東雙城展,臺東的展覽內容以臺東地區風土民情詩文為主,意在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此次展覽特邀日本書法名家五人參展,有擴展會員視野,提升書會高度之意,並就教於大雅方家。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經典之一,被尊為經中之王,讀此經者,從中體悟生命真諦。
2024年,台灣在疫情、地震、颱風的重重考驗後,我們特別邀請蔣勳老師、藝術家曾永玲和董承濂,以《金剛經.諸相非相》為題,在天地大美的池上,嘗試將《金剛經》的要義幻化為形,呈現在穀倉中。

對信眾而言,《金剛經》是信仰與修行,但是,蔣勳老師說,《金剛經》是一部口傳的筆記,是思想,也是哲學。
數千年來,字裡行間,每個人自有參悟。
《金剛經.諸相非相》跨域聯展,展出蔣勳恭敬虔誠的手抄經文與繪畫、曾永玲千錘百煉的金工演繹、董承濂虛實相應的多媒體裝置作品,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家圖書館提供的經典復刻本,見證信仰帶動印刷發展的經典文獻。
《金剛經.諸相非相》既分享藝術家探尋本心的過程及對生命的感知,也為眾生祈福,回到初衷,身心安頓。

此外,《金剛經.諸相非相》跨域聯展也獲得蔣勳文化基金會與和通藝術文化基金會響應,在池上蔣勳書房及和通蔣勳書房策畫《金剛經.夢幻泡影》和《金剛經.應無所住》,跨越中央山脈,聆聽、靜思與冥想。

誠摯地邀請您來到池上,在穀倉,體驗一場平靜自在的生命追尋。